南宁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
发表时间:2020-12-30 14:34:00 来源:今日广西网
国际日报·中国新闻广西12月30日电(记者 潘超平 白琳) 近年来,南宁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紧紧围绕强首府战略强金融工作部署,以打造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升级版为主线,聚焦金融精准扶贫和普惠金融,强化金融对“三农”支持带动作用。涉农信贷投放稳步增长,为全市 “三农”发展和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2020年11月末,南宁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515亿元,占同期全市贷款的16%;比年初新增贷款328亿元,同比增长17.90%,分别高于全市同期贷款增速、全区涉农贷款增速5.2个、3.2个百分点。

南宁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南宁市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曾肄业介绍,一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11月末,广西北部湾银行、桂林银行在我市县域分支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共设立村镇银行8家,实现了县域村镇银行全覆盖。农村金融供给不断加大,逐步形成横向联动、有序竞争的格局。
二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按照“地方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推动各县区与辖区涉农金融机构合作,在1300个行政村(不包括在街道办中的行政村)设立了“三农金融服务室”,覆盖面达到100%。
三是农村信用体系逐步完备。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市已创建信用户72.4万户、信用村704个、信用乡(镇)58个,创建面均超过50%。完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录入113.8万户的农户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入库率达到91.66%。
四是农村保险体系抗风险能力逐步提高。截至2020年11月末,南宁市共下达各县区(开发区)2020年度各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1.89亿元,用于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增强南宁市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共完成保费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49.39%。
五是农业担保体系支持涉农产业力度逐步增强。截至2020年11月末,政府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共为涉农主体融资担保余额达到14.7亿元,同比增长69%。
六是农村支付体系支农惠农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9月末,南宁农村地区共建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1909个,其中加载了电商功能的综合服务站达到233个。
另外,农村产权流转市场逐步建立,金融聚焦脱贫攻坚愈加精准。积极引导辖内农合机构为符合条件且有发展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给予扶贫小额信贷支持,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增收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助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截至2020年12月20日,南宁市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6.65亿元、惠及5.61万户。其中,2020年累计发放10.51亿元,共引导2.39万户利用扶贫小额信贷融入到产业发展链条。同时,积极发挥驻邕银行机构涉众面广的优势,将扶贫产品和结对帮扶深贫村的农产品筛选推荐进驻银行机构网上商城、食堂供应,截至11月末,驻邕银行机构助力消费扶贫达到1.08亿元,其中南宁市消费扶贫金额达到7300万元,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据了解,2015年以来,国务院部署在多地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广西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启动较早,成果较好。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肯定了广西田东县通过建设机构、信用、支付、保险、担保、村级服务组织等六大金融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了贫困户资金缺、贷款难问题。2018年,田东金融扶贫工作经验编入《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金融扶贫“田东模式”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案例。2018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指出,(广西)创造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田东模式”。
编辑:韦莉